信息详情
重力铸造的充型要求及正确操作
重力铸造在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其铝合金需要将铝块融化成铝水,然后有效的倒入其模具中凝结成型,这其中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,在操作时候首先需要做好车间的防火措施,主要是因为红色的铸件,以及飞溅的铁水,一旦碰到人体,会被烫伤;一旦碰到了,易燃物,或者易爆物料,那后果是大家不敢想象的。而且在生产的过程中稍有不慎,可能会有被融化的金属液体烫伤。不小心碰到高温铸件也会被烫伤。
重力铸造的机械设备的正确操作,这样就可以避免错误或者是异常操作事故的发生,在我们铸造行业的铸件清洁设备的运行过程中,要做好防护工作,预防粉尘对人体造成的伤害。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就是高温以及热辐射的伤害,以及噪音污染带来的伤害。
重力铸造的常见浇注形式
1. 顶注式浇注系统:重力铸造在进行使用时系统短简,其金属液热损失小,其系统占用的金属量少,并有合理的型腔热分布,这样比较有利于铸件的定向凝固和补缩,但是充型不平稳,易飞溅,随着铸件高度的增加而冲击现象严重,不利排气,铸件易造成夹渣、气孔,因此在铝合金的重力铸造中,基本不采用顶注式浇注系统。
2. 中注式浇注系统:充型的冲击现象较顶注式有所改善,但系统对型腔的热分布不如顶注式合理,一般应用在高度100mm以下的小型铸件的生产中。
3. 底注式浇注系统:金属液在重力的作用下,经系统进入型腔,自下而上地平稳充型,利于排气和撇渣,但型腔的热分布极不合理,无法实现重力铸造所需要的定向冷凝顺序。铸件不能得到充分补缩。在加大冒口的情况下,这种方法目前在中小型铝合金铸件中应用较为普遍。底注式浇注系统除上述缺点外,还有为减小冲击,其直浇道往往设计成蛇形和倾斜弯曲形,在多数情况下,增加了集渣包取代横浇道,致使金属液流经的路线太长,热损失大,结构复杂,制造成本高,型腔的热分布只能使铸件自上而下凝固,与重力铸造的冷凝顺序恰恰相反。铸件易造成冷隔,补缩受阻,中底部易产生缩洞,上部易产生针孔,一旦出现问题,调整模具十分困难,常用的方法是,提高浇注温度,增加补贴,加大冒口,除质量难以外,还造成金属的大量消耗。工艺出品率一般小于50%,毛坯使用率平均也只在65%︿70%。